- A+
首先、文字的发明是全人类精神文明重要标志,也是一个民族从野蛮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。那么古夷文什么时候就有了?这个问题原湖南理工大学古文字专家刘志一教授通过大量研究,总结为:“古彝文字是目前全世界活着的六大古文字之鼻祖!”,香港民间非遗所通过大量收集了87000余个彝文字,并从文字活度、厚度等八个方面进行论证认为:彝文字数量属世界各文字之首。下面略举例说明古夷文的古老的相关证据。
第一、1982年,云南考古队于昆明呈贡金宝山考古出土陶片上发现三个刻画字符,经过相关古夷文专家辨认为:古夷文,读音为:“么朵职”,汉语意思为:祭祀竹神。经碳十四测定为距今1至1.2万年。
第二、大家知道,西安半坡村,那是五千多年以前的文化遗址,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有很多刻划符号,经过后人整理,总共是115个刻划符号,有的人说这只是符号不是文字,但是1959年、1961年,当时中国科学院的院长郭沫若同志两次去看这些符号,他最后得出结论,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。但是这些文字汉文专家不能识别。这个最古老的文字就跟彝文有关系。据专家研究,这115个文字,15个字与彝文完全一样,其他大多数也跟彝文近似。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的彝族学者能够识别这些文字,这就说明我们彝族文字的发明,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以前。
第三、在四川博物馆保存着一些三千多年前的武器,就是出土的铜戈、铜矛等,那些武器上面有刻划文字,它们不是汉字。四川省科协高级工程师钱玉趾经过多年研究,认为这些文字从字形上看,从语法结构上看,跟彝文完全一样。1989年11月23日,新华社从成都发出一篇电讯,认为这些刻划符号就是彝文,刻划文字的书法非常精美,与同时代任何文字的书法可以媲美。那就说明,三千年以前,就在使用彝文,而且有了比较好的彝文书法。
第四、晋朝的常壉写过一本书,叫《华阳国志》。《华阳国志》里面说,“夷中有桀黠能言议屈服种人者,谓之‘耆老’便为主,议论好譬喻物,谓之‘夷经’”。就是说,一千多年前,在西南地区,学者们在谈话的时候经常引用彝经,说明彝文已经在社会上非常通行,受到广泛的重视。
版权声明:文章内容和配图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- 我的微信视频号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